“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复评工作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4-10-21 来源:Better Design Award 【返回列表】

10月19日至20日,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Better Design Award,以下简称BDA)复评工作在深圳华强科创广场展开。本次大赛共有614件作品及95个品牌参加复评,来自6个国家的19位行业专家参与作品及品牌复评评审。经评审,200件设计作品、24个设计驱动型品牌成功晋级终评。评审结果将于近期在“Better Design Award”公众号及大赛官网正式公布,并开放查询。

 

BDA自今年5月21日正式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吸引了全球设计领域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BDA组委会共收到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提交的7183份设计作品,以及全球42家知名机构提名的95个优秀品牌。复评参评作品涵盖装备制造类、航天航海设备仪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品、现代轻工纺织、泛家居、CMF类、数字创意与信息服务、智慧城市、城市公共设计、绿色生态、未来产业、社会创新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设计的无限活力。

 

大赛作品复评采取“图文+实物”评审模式,品牌复评采取“图文”评审模式,特别邀请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芬兰、韩国、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行业资深专家,对参赛作品及品牌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审。
 

▲作品复评评审会议现场

▲作品复评评审会议现场
▲品牌复评评审会议现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党委书记肖振生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分别致欢迎辞,并颁发评审主席证书。BDA作品评审主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何人可主持召开作品复评评审会议,向各位专家详细讲解作品评审规则,并颁发评委聘书。BDA品牌评审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童慧明主持召开品牌复评评审会议,向各位专家详细讲解品牌评审规则,并颁发评委聘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党委书记肖振生 
致欢迎辞
▲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 
致欢迎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党委书记肖振生
颁发作品评审主席证书

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
颁发品牌评审主席证书

▲BDA作品评审主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何人可
为专家颁发评委证书

▲BDA品牌评审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童慧明
为专家颁发评委证书

▲BDA作品评审主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何人可
主持并讲解作品评审规则

▲BDA品牌评审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童慧明
主持并讲解品牌评审规则

在为期两天的复评评审中,来自不同领域的评审专家在公证处的见证下,秉持着公正、公平、客观、专业的原则,对大赛的参选作品及品牌进行深入细致的评审,经过讨论、评估、投票等环节,共同推选出晋级终评的名单。

▲复评评审现场

▲复评评审现场

▲复评评审现场

▲复评评审现场

 

BDA复评的圆满结束,标志着大赛的评选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接下来,我们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终评环节,评选出最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设计佳作,以及“设计驱动型品牌TOP10榜单”。随着各阶段的稳步推进,备受瞩目的颁奖典礼也即将到来。届时,全球设计精英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荣耀时刻。
 
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创造美好,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将是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巨大创新,去构建具有中国话语权的设计评价体系,以中国智慧来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的创新,让中国成为世界新的设计高地。我们诚挚邀请每一位关注设计、热爱创新的朋友,持续关注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让我们共同期待并见证设计界的辉煌时刻,感受创意带来的无限可能!
 

此次复评,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团。在此,BDA组委会向安德鲁·庞蒂Andrea Ponti、陈青瑯、菲利普·梅利Filippo Merli、法比奥·维尔德里Fabio Verdelli、何人可、霍裕达、兰翠芹、李淳寅Soon-In Lee、李杰、钱竹、塞尔塔什·厄赛因Sertac Ersayin、时晓曦、斯里尼·斯里尼瓦桑Srini Srinivasan、童慧明、王峥、辛向阳、杨健、杨明洁、雅尔莫索米宁Jarmo Suominen(按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19位复评评审专家的辛苦付出与辛勤工作表示诚挚感谢。同时,我们也期待在即将到来的终评阶段中,能够见证更多优秀设计作品与品牌的诞生,共同推动全球设计行业的繁荣发展。

 

 

作品复评评审团 

Juror List of Second Evaluation 

for Work Entries

*按中文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青瑯(中国台湾)

Albert Chen(Taiwan, China)

ACD Design & Consultancy 创办人

美国纽约Pratt设计学院设计管理硕士,中国台北实践大学创意产业管理博士候选人(SCU, PhD Candidate), 美国DMI协会会员。前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负责人,深圳孔雀人才产品设计专家, 北京光华基金会服务设计DML高级人才评定。在工业设计、设计管理及创新管理有多年经验。曾担任国内外多项设计奖项评委工作,包括德国iF设计奖评委及金点设计奖,产品设计评奖事宜。个人屡次获得德国iF、红点、美国IDEA等国际设计大奖,包括iF金奖(iF Gold Award),红点至尊奖(Red Dot, Best of the Best)及IDEA银奖及铜奖(IDEA Sliver / IDEA Bronze)。曾带领设计创新团队荣获超过100项不同各类奖项。

 

 

 

 

法比奥·维尔德里(意大利)

Fabio Verdelli (Italy)

梵比欧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意大利设计师和作家,也是 Fabio Verdelli | Design Studio 的创始人和总监。2020 年,他在中国广州开设了分公司,扩大了公司规模。Fabio Verdelli 拥有米兰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学位。他的设计生涯始于 Design Continuum 和 IED 设计中心。他曾与众多全球领先品牌合作,如博世、菲亚特、现代、IBM、惠普、谷歌、Facebook、可口可乐、Meta、雷朋、奥克利和三星。他的创意方法严格以人为本,强调技术和文化创新。他被认为是欧洲和国外 GENTLE-TECH 的创始人和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曾多次获得国际设计大奖,包括 iF 奖和红点奖。

 

 

 

 

霍裕达 / Huo Yuda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兼任深圳技术大学设计研究院院长,于2007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获得景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专业双学士学位。2011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得景观建筑学硕士学位。曾就职于英国和加拿大知名景观设计公司。加拿大景观建筑协会会员(CSLA),加拿大安大略省景观协会会员(OALA)。多年来研究公共空间设计、低碳发展、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方面项目。参与英国、加拿大多项公共空间设计、城市智能化道路工程;编写《人性化街道规划设计指导》《低影响发展: 雨洪管理规划和设计指导》等。曾获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优异奖、多伦多园林协会奖、多伦多大学学术优异奖等多个国际、国家级奖项。

 

 

何人可 / Renke He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育部高等教育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2004年6月至2020年6月任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次,国家级教材一、二等奖各一次。曾担任德国Red Dot设计奖、iF设计奖、日本G-MARK设计奖、美国CORE77设计奖评委、中国工业设计红星奖评委主席。

 

 

 

 

兰翠芹 / Lan Cuiqin

北京服装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院长

博士、教授,享受教授级待遇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服装学院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兼学科办主任、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学术兼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标准分会理事长、《设计》杂志主编、北京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专家等; 获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国务院国资委先进工作者、国务院国资委五四青年奖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四青年年奖章、青岛市高新区劳动模范、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李淳寅(韩国)

  Soon-In Lee (South Korea)

首尔设计中心负责人

亚太设计师联盟亚洲区理事长

从业40余年,专业领域涵盖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等,曾担任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主席、首尔设计中心执行董事总经理、亚洲3D打印论坛主席、首尔弘益大学 IDAS 院长、LG欧洲设计中心执行董事、韩国设计双年展总监等职位。多年来持续关注支持国际设计相关项目,积极促进中韩设计交流,曾担任北京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研讨会演讲嘉宾、长沙包豪斯特殊形式学院演讲嘉宾、同时担任湖南大学教授。

 

 

 

 

李杰 / Li Jie 

《设计》杂志执行社长兼主编

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设计产业100强——中国十佳设计推动人物;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用户体验设计70人提名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专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评审专家。策划设计助力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70年70件影响中国人生活的工业设计等主题展览与活动。策划与组织中国设计媒体高峰论坛“中国工业设计发展10年优秀论文大赛”、“大梦山海”角色设计大赛、创新应用国际研讨会、2020届Leader创新奖等。

 

 

 

 

塞尔塔什·厄赛因(土耳其) 

Sertac Ersayin (Turkey)

WDO欧洲区域顾问

土耳其创意工业理事会协会主席

作为工业设计师及设计策略规划师,SertacErsayin拥有丰富的评委经历。他曾担任多项设计大奖的评委,如德国IF设计奖、日本G-Mark,荷兰埃因霍芬欧洲设计管理奖,中国高铁设计竞赛,印度最佳设计奖等。于2008年起,他担任土耳其设计大奖(Design Turkey)评估系统的执行董事成员;2014年起,他成为土耳其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席。Sertac的获奖足迹遍及全球,如德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土耳其,韩国。早年间,他以工业设计师、设计总监的身份在伊斯坦布尔、香港、深圳等地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

 

 

 

 

斯里尼·斯里尼瓦桑(美国)
Srini Srinivasan (America) 

世界设计组织参议员、原主席
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DIIS)首席运营官

美国世界级产品设计公司LUMIUM DESIGN主席兼CEO,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成员,全球重要创新设计主题相关会议主讲嘉宾,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兼职教授,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致力于推动设计发展,构建美好生活。

 

 

 

 

辛向阳 / Xin Xiangyang

XXY Innovation 创始人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思维
与社会技术系统设计研究院院长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思维与社会技术系统设计研究院”院长,卡耐基梅隆大学知名中国校友,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个人常务理事、华西医院客座教授,长虹创新中心顾问,华为独立顾问。国际交互设计大赛IXDA、日本G-Mark、红星奖等大赛评委,曾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创办香港理工大学交互设计专业。为宝洁、美国国家邮政局、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GE、华为、腾讯、长虹、震旦、美的提供过多种顾问或研发服务;因在交互、体验、服务等领域的突出贡献,曾获国际交互设计协会“交互设计未来之声” 年度大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光华龙腾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40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中国设计70人”等荣誉称号。

 

 

 

 

雅尔莫索米宁教授(芬兰)

Jarmo Suominen (Finland)

同济大学上海设计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雅尔莫将“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行为与环境。曾多次在建筑与设计竞赛中获奖。作为波士顿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连接校园和墨西哥城的NGIN-workplace联合办公平台的联合创始人、Spacent平台的联合创始人,聚焦于联合办公运营商的线上连接,使用户能够利用联合办公场所网络,从而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他正在继续研究和开发,利用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将学术界和行业的兴趣和成果结合起来。

 

 

 

 

王峥 / Wang Zhen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视娱乐传媒 制作人

资深内容从业者,三十年来致力于传播卓越价值。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二十年,创办国民节目《艺术人生》,同时担任大型晚会导演,后从事频道运营管理工作。后创办导演工作室,为腾讯、华为、得到等创作互联网和商业内容。现供职于央视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品牌复评评审团 

Juror List of Second Evaluation 

for Brand Entries

*按中文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安德鲁·庞蒂(意大利)

Andrea Ponti (Italy)

Ponti Design Studio创办人

毕业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专业领域涵盖产品与工业设计。2012年创立 Ponti Design Studio,聚焦于科技和生态可持续交通领域研究,其作品融合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与日本设计的极简风格,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艺术与科技,元素之间的二元对立,在其设计中极致体现。他带领团队不断拓展产品的设计和服务范围,曾为松下、飞利浦、OPPO、海尔、新秀丽和半岛酒店集团等全球众多知名公司提供设计服务。其设计作品包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好设计奖等国际知名设计奖项。

 

 

 

 

 

 

菲利普·梅利(意大利)

Filippo Merli (Italy)

HERE时尚中心联合创始人

意大利商界领袖,已在华耕耘多年。2018年,他携手共创跨文化时尚企业Here Fashion Hub (HFH),致力于深化中意设计交流,推动时尚产业合作。作为意大利旅行配饰品牌Vadoworld的联合创始人,Filippo Merli致力于简化全球旅行者的出行体验。通过创新实用的旅行方案,Vadoworld为全球旅者带来更美好的旅程。Filippo Merli亦与意大利驻华领事馆保持紧密合作,为促进意中商业互动和贸易关系贡献良多。此外,他还积极指导意大利大学及设计学校学生和初创企业,传授知识经验,助力有志之士引领职业发展,成就事业辉煌。

 

 

杨明洁/Jamy Yang 

YANG DESIGN及羊舍创始人

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工业设计师

杨明洁先后就读于浙大与国美,获德国WK基金会全额奖学金,赴德完成穆特修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后任职于慕尼黑西门子设计总部。创办了YANG DESIGN、杨明洁设计博物馆与YANG HOUSE。他曾受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外务省、法国圣埃蒂安双年展、歌德学院等参展、演讲及学术交流。其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在内的多家博物馆收藏。

 

 

 

 

 

钱竹 / Qian Zhu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数码设计杂志社、产品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服饰报社总经理,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评论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时晓曦 / Shi Xiaoxi 

G-Mark设计大奖评审/中国区评审组长

知名工业设计师,日本G-Mark设计大奖评委 ,中国光华龙腾奖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X-lab设计导师 ,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师。拥有多项设计与发明专利 ,首位同年包揽全球4大顶级设计大奖(设计界奥斯卡)Red dot Design, iF design,IDEA,G-Mark best100的华人设计师,2016年唯一获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 Best100的中国设计师。

 

 

 

 

童慧明 / Tong Huiming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BDDWATCH发起人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40年设计学人、教育者、实践者、观察者、5次创业者,2017-2020日本G-MARK奖国际评审委员。2017年提出设计驱动型品牌(BDD)理念,2018年初发起创立 BDDWATCH(设计驱动型品牌观察)研究平台,全力推动设计驱动式创业公司与品牌拓展。

 

 

 

 

杨健 / Yang Jian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执行主席

从1996年开始至今,一直在中国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任职,先后担任会员部主任,协会副秘书长、主席助理、副主席、执行主席。近20多年来,组织或参与组织每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及中国时尚大会、中国设计峰会等IP项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Better Design Award”公众号
获取BDA赛事最新动态
 

 

 

 

 

 
 
 编辑  | 胡颖
 责编  | 乐风群
 审核  | 罗俊杰  
 

BETTER DESIGN  AWARD

主办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
指导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东省科技厅 /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广东省总工会 / 共青团广东省委 / 广东省妇女联合会 /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世界设计组织 / 香港设计中心 / 香港设计及创意产业总会 / 香港设计师协会 / 澳门设计中心 / 澳门设计师协会 / 澳门产品设计协会
合作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同济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州美术学院 / 深圳大学 / 深圳技术大学 /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 广州市工业设计协会 /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 / 广东财经大学 / 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等
 

 

主办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

指导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总工会、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世界设计组织、香港设计中心、 香港设计及创意产业总会、香港设计师协会、澳门设计中心、澳门设计师协会、澳门产品设计协会等有关机构

合作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广州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广东财经大学、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等机构

官方公众号